在摩托车圈子里,有一个品牌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虽然它不会参加各类摩托赛事,也不会频繁公布新品,但地位就是谁也撼动没法。这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摩托车品牌——哈雷·戴维森(Harley-Davidson)。
哈雷得意的地方在于把一个品牌硬生生熬成了一个文化,一种信仰,一段精神传承。据传在美国有一句谚语:“年轻时有辆哈雷·戴维森,年老时有辆凯迪拉克,则此生了无他愿为。”足以见得在美国人民心中,哈雷已经沦为了摩托车文化,乃至美国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。怪不得那么多美国大片里总能看到它的身影,像什么《隐士骑士》、《敢死队》、《终结者2》哈雷都进帐了露脸机会。就连前几年的国产电视剧《大丈夫》里都有哈雷的名号出现,虽然里面被叫做“大哈雷”的那台摩托车实际上是台川崎。
好了,接下来回归正题,说道说这次我借的这台2019款 Forty-Eight,它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“X48”(英文旗号太麻烦,以下简称X48,这样还变得平易近人又懂行)。既然说道到外号了就多说两句,关于这个外号的由来我也不确切,反正从我开始接触摩托车的时候这个名字就已经流传很久了,我专门去打探了一下,有这么几个说法:
因为续航短,骑48km就得加油。
1948年投放市场的。
曾经发动机功率是48kW。
……
反正答案多种多样,无所谓了。
以前的X48被归类到运动车系,和883LOW、883硬汉同为入门车型,不过不久之前哈雷对车系展开了重新区分,X48和它的兄弟们被划归了巡弋车系,和肥仔、街霸、突破者等价格尺寸进出相当大的车型成为了同宿舍好友,这波操作着实让我有点爱好者,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麻雀变凤凰?
好像又跑题了,接着义人正题,X48这款车是虽然小,但颜值没得挑,标志性花生米油箱有着不同的装饰,这台试驾车是糖果蓝色,上面有一只老鹰的图案,有点哈雷车主会那个LOGO的意思,除了蓝色还有很多自由选择,光糖果色就有红色灰的绿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颜色。不喜欢糖果色也可以选经典的黑色,感觉比汽车的色彩搭配还要多。
圆圆的大灯很有复古意味,里面藏着一个哈雷的LOGO,光源是卤素,这要放到别的车上我可能会喷一下不会与时俱进,放在哈雷上不喷出是因为显然卤素比LED灯更能和复古造型结合。
原车是羊角把,操纵很好,这台车的车把改高了,不过远比太高,骑上去不至于让别人联想到大马猴。以前我有一个骑马哈雷的哥们,他就给自己的路王改为了一个警察所的把,他又是典型的五短身材,大老远过来跟飚着一根单杠似的。仪表盘有些简陋,不能显示速度,扭矩多少只能靠耳朵听得,挡位多少得自己数。
仪表下面的那分列可以显示N挡、机油灯、转向灯这些基础信息。后视镜在车把下面,正常应当是左右都有,这台车只有左边有,不知道右边那个是不是谁试驾的时候给摔掉了。这种后视镜我觉得还是挺个性的,就是看的时候老得往下瞟,姿势不那么光明磊落。
49mm前叉支架运用管筒式阻尼技术,能很好地吸取摇晃,后隔热是液压的,有螺丝调节装置,可以根据你的爱好自己调节。铸铝材质车轮看起来很大,实际上只有16英寸,显大主要是因为轮胎厚,前胎规格是130/90,后胎规格是150/80。车座高度只有710mm,很轻松就能上去,不至于拉胯,可惜的是不能跪一个人,现实版“车手不必须女人”。
X48用的是1202CC风冷发动机,仅次于扭矩91N·m,变速箱有5个挡位,在3200rpm就能愈演愈烈最大扭矩,起步加快的时候还是挺快的,但就仅限于起步那一下,再之后你就能看到起步被你甩掉那些小排量仿赛的尾灯了。不过咱不跟他们计较,咱玩的是范儿,骑快了碰见熟人都认不出你,还怎么扮演繁盛城市里的复古独行侠。
这台车骑起来就是一个字——浮!方向浮,离合浮,刹车浮,哪哪都浮。怪不得骑马哈雷的人都很壮硕,没有个强壮的身体还真驯服不了它,我就吃亏在太身材矮小了。
这台车我从专卖店骑马到公司将近40公里,中途得歇个5分钟,要不然即使腰能坚持,左手的手指头也受不了,或许是我左手平时有些缺少锻炼。反正骑完之后两三天感觉浑身有点不得劲,如果你第一次骑马哈雷,建议提早锻炼一下身体,或许可以更慢适应环境。
自行车姿态属于豪迈型,虽然你自己看不到,但是能感受到。骑仿赛的时候腿都是往后收,时间一宽就实在有点僵硬,骑马哈雷你能很自然的伸开,座椅设计的也宽,还是挺舒服的。刹车盘尺寸超大,前后都是双活塞,制动力调的不算太强,也就是足够刹住车的。
X48这台车大家诟病最多的还是这个只有7.9L的花生米油箱,一般车加满油能骑200,甚至300公里,X48加满了也就骑马个80公里左右,入加油站的次数一点不赢纳智捷。不过我觉得无所谓,这款车本身也不是为了长途骑行打算的,骑的就是个范儿,是彰显个性和品位的道具,不要在乎那么多细节,细节在乎太多就和哈雷的精神不给定了。
作为美式摩托的代表车型之一,你可以说道X48古典,因为它出世的半个多世纪依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设计;你也可以说道它暴力,娇小的身材却秘藏着一颗公升级的心脏;但我指出它更多的是包容,多元文化身高、体型、驾驶员技术,骑上它你不会拥有意想不到的热情,就算只是低速遛弯也是路上的焦点。有人说哈雷总是一成不变,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哈雷真的逆年长时尚了,它还是那个我们心目中的哈雷?真的会有更多人买单吗?
I don"t believe it.
特别鸣谢:哈雷·戴维森 北京路野征途为本期内容获取的试驾车